貿易戰 亞泥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107288&p=1059#10590 目前礙於已簽署的500億美金25%,1000億美金的10%,加上預計2019/1/1的2000億要提高到25%,已知的條件就是相對的不利,如果談判沒有結果,這些已經簽的關稅是不會取消的,就算有結果,應該是先口頭上的和談,這些關稅慢慢的才會拿掉,這些事我們幾星期前就都想清楚了,所以一成五的資金我就不會再多放了,我認為目前台股個股的股價算是在價值區,價格算是可口,買了放中長線會失敗的機率不太大,當初說過,如果和談後,可以再買進一些,當關稅逐一拿掉時,把資金逐漸加上5成,如果和談失敗,一成五要賣我個人不反對,要留也是可以,要留就是利用資金配置,透過時間視企業被影響的程度去加碼,目前水泥的價格,在第四季,明年第一季的獲利我想也不會太差,今年亞泥也許能賺到近4元,台泥能賺4.X元,撐到明年中除息時,亞泥也許就配回2.53元,台泥也許配2.83.2元,那時時間都來到明年下半年了,那時貿影戰對企業獲利的影響大概都表現出來了,那時再買進對於中長期也不會賠,長期也是甜美的價位。 佈局大量的資金時,一定是以"平均價位",不要妄想,大盤最低5000點,你就想ALL IN在5000點,在下跌的過程中,你不會知道9000點是不是最低,8000點是不是最低,7000點是不是最低,6000點是不是晚低,5000點是不是最低,4000點是不是最低,在不景氣時,企業還是會獲利,會配息的,當公司股價在價值區,買到後,未來股價會回到價值區一點都不困難,重點是在等待的同時你還是有股息可以領,這和一般外資群的做法是一模一樣的,你看外資群持有15X萬張的台泥,7X萬張的亞泥,不論中美貿易戰是否持續,外資群不會出清台泥及亞泥的,了不起就是調節一些為了要打敗大盤績效或別的基金經理人的績效,當股價跌到價值區時,長期領息,你賺都賺死了,未來在景氣很好時,把股票賣出,賺了三年,五年,十年的息,還賺了差價,這才是致富的方法,每天賺0.3,0.5元,動不動就退出股市,這種人付交易稅、手續費就付到死,錢沒有買股票時就把錢放活存, 賺0.1%的利息,聰明一點的放1%的定存,但實際上比不上買進有價值的股票持有領息好,在你沒有賣出前股價不重要,你要在乎的事是公司一年能配多少殖利率給你,未來股價會不會漲上去,會不會填息,公司淨值會不會持續增加,如果會的話,股價其實不用太在意。 我這樣說好了,你買在台泥、亞泥十年線的位置,意謂著股價平均就在這,貿易戰下,今年賺的錢還是會分股息,明年獲利就算減半,殖利率還是會有3~4%,當股息一直配時,公司還是會賺錢,雖然股價因一時的預期心理或景氣不好而修正,此時股價會就隨著發放股息愈多年股價愈低,當景氣回升時,股息照發,股價回到十年線以上,應該不難吧,畢竟你買在十年均線下,一些來說,景氣好時,股價都會距離十年線上面非常的遠,在景氣不好時,公司獲利或價值還在,你就能持續的加碼,最終出在景氣最好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想要股市崩盤買進十年的起漲點,因為他們知道,買在這個點抱十年,不但能賺到十年的股息,還能賺到差價,賺到一次差不多就財富自由了。

2018-12-01 · 1 min · 6 words · Me

關在廁所中

這時外資群若想出脫要怎麼出?宏碁在23時,離淨值這麼遠,華碩都在淨值了,佳世達了不起一年的眼光費,宏碁還要四年的眼光費,目前大力的砍,大力的殺,外資群企圖引出買盤,這樣才有機會再進一步的出脫手上的股票,當有人進來了,再來慢慢的演一場八點檔 有一部經典港劇,鄭少秋和劉青雲主演的,故事說一個空方大鱷在狙擊港股,找了鄭少秋和劉青雲父子檔來股市操盤要對抗大鱷,鄭少秋和劉青雲找來了大型上市櫃公司的老闆來,類似我們的台灣五十成份股,找了張忠謀,郭台銘,林百里…等,股市一開盤,鄭少秋和劉青雲開始放空,大鱷也開始放空,有人會覺得奇怪,不是對抗嗎?怎麼一起放空?兩大主力一起放空,股市當然一直跌,一直跌,這時大老闆很生氣說,叫你們對抗,你們怎麼聯合一起空?劉青雲和大老闆們說,你認為你們公司是垃圾嗎?沒有價值嗎?大老闆們生氣回答,當然不是垃圾,公司每年可以創造很高的營盈,這時劉青雲說,這不就得了,有價值的股票最終一定會引來中實戶及大戶的進駐,只是沒有人知道這些中實戶及大戶心中的價值區在哪,所以我們就測試,此持雙方持續放空,股市跌到到了某一個點後,不論雙方怎麼空,怎麼賣都跌不下去,此時劉青雲放手叫大家別放空,時間過了三分鐘,股市湧入大盤的買盤,來自已散戶,中實戶,大戶,此時劉青雲反手做多開始強力買進,最後空方大鱷就被抬出去了。

2018-11-15 · 1 min · 2 words · Me

公司基本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107288&p=956 a大:先別急,投機有分,並不是所有的投機都是壞的,真正嚴格說你投資一間公司,那就是買進後都不要動,對於差價不在乎,只要領股息,目前很明顯我都不是這樣累積我的財富的,所以我才說我都是在投機。 要投機前,你要先搞懂股市中的規則,不然你的下場就會和我前五年一樣,這邊啃啃,那邊吃吃,自以為天下無敵,結果到頭來都是幫政府和券商當打工仔,過度交易把錢都賠光光了,最後絕望到買了年繳4萬2的保險,繳到現在繳了11年了,最終20年後多18%拿回來。年輕人本金二三十萬,說真的就算給你投機成功,每年賺2x%,3x%,6x%,9%,3x%,那又如何,以本金30萬來算,一年給你賺30%也不過9萬,以我之前為例,年年都賺很多%, 但金額還是少的可憐,所以你還是要先專注本業,讓你的本業幫你累積多一點的資金,以我為例,我每年本業賺到的錢,可以再投入股市,以30萬,40萬,50萬,60萬,60萬這種速度把錢投入股市,愈到後面時,你會發覺%數就算不多,賺到的錢就變的蠻可觀的。 投機需要很高的專注力,功力,努力,一些年輕人想大賺特賺,但卻不懂得努力,結果最終都是進到股市中送錢,你想一件很簡單的事,我是宏碁的贏家,我在宏碁中連贏了七年,如果你在投機時,常常換股操作,因為太常換股了,所以對於投機公司的基本面都一知半解,你怎麼在宏碁中和我對戰,短線投機股票是人和人之間的對戰,誰的策略好誰就把錢拿走,如果你想要投機,那你手上就必需要有很多很多的口袋名單,你要把這些口袋名單徹底了解後,你投機勝算才會高,所以我才說投機需要很努力,因為你要花更多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心理面,產業面及資金配置…等,當你口袋名單有15檔,你在同時追蹤時,當然就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 我個人手上的觀察名單都是從台灣五十中選出來了,僅有幾檔是從中型一百選出來的,股本及市值都蠻大的,公司的股本大,公司基本面就會比較困難一些,所以這15檔就花了我大部份的精力,好在這些大型權值股我都觀察十幾年了,慢慢的,這些股票的習性我都習慣了,目前大概就是財報出來會觀察一下,真的有真正的在操作才會看籌碼面及觀察外資心理入,有想投機賺短線時,我就會更進一步的追蹤該公司。 你對公司了不了解?你可以問自已幾件事 1、公司的營收大概會多少,多少是好,多少是壞? 2、什麼會影響公司的營收,上下遊廠商是誰,什麼樣的報價會影響公司產品的獲利? 3、什麼樣的毛利率,營利率,獲利外資群,散戶會買單,在他們的心中什麼樣的獲利值多少股價? 4、公司是做什麼的,公司主要的優勢是什麼?公司的競爭對手是誰?公司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5、公司領導人能力如何?誠信如何?是否能帶領公司更上一層樓? 6、公司的子公司有哪些?每一季貢獻獲利有多少? 7、公司業外投資有哪些?哪些幣升或貶會造成影響? 8、公司是否有投入研發資金?有多少的折舊?多少的攤提? 9、公司是不是景氣偱環股? 10、公司所得稅的要繳幾%? 11、公司的法說會你是不是都會去看,看完後是否就能知道公司接下來的優勢或隱憂? 12、公司的淡旺季是幾月? 13、公司淨值多少?獲利多少?配息多少?幾年後你能以淨值買到公司? 14、買賣一次股票你要付出多少手續費?交易稅? 15、公司什麼時候融券強制回補?什麼時候配息?什麼時候開股東會? 16、公司是靠哪些產品賺錢的?該產品能賺多少年?有沒有持續推出新產品? 17、公司的財務體質如何? 18、融資槓桿是幾倍?融資利息是幾%?維持率多少你會斷頭? 以上我隨便提出幾項,如果你的口袋名單,這些問題都回答不出來,那你不是投機,你是送錢,真正比較保守的人就是投資,選幾檔大型權值股買了後就放著領息,每季,每年看一下配息及獲利是不是撐的住即可,投機要做的功課可多了,如果要去投機轉機股、妖股,主力股…等,那你就要有更高人一等的內線,基本能力或資金,一般來說,安全一點的投機就是選大型權值股然後投機,投機要投得好,很多功夫都是要高人一等的,如基本面,籌碼心,法人心理面,自我心理人,資金配置,產業面…等,我個人給你的建議是,給去把書看一看,雖然現在錢不多禁得起輸,但也不代表你和我前五年一樣拿真金白銀去換經驗,其實很多規則及知識書上都有,網路上也都查得到,基本功有了後,你的資薪差不多也開始變大了,那時功力也健全了,投機/投資起來就不容易再受傷害。

2018-10-13 · 1 min · 26 words · Me

法人

http://stockresearchsociety.blogspot.tw/2018/05/57-1400.html 專業的機構,因為他們夠專業所以他們會創造很多名辭及指標去快速判斷公司是否如他們所預期的方向前進, 對於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外資群會看毛利率, 對於公司領導人管理能力外資群會看營利率, 對於公司財務長的能力外資會看業外收入, 很多人都會看財報,但他們就是判斷不出來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為什麼判斷不出來?因為他們不會去以某一個基準點去比較,這種感覺就像甲問乙說你老婆長的怎樣,乙回答說長的很漂亮,此時甲判斷出乙老婆長怎樣嗎?應該不行吧,因為 沒有一個基準去比較 ,而且甲也不知道乙的品味是怎樣,所以甲無從得知乙的老婆長怎樣。 看完以上的故事後,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 1、要嘛就是乙給甲一個比較的基準 2、要嘛就是甲經由平常的觀察去了解乙的品味 我們把這個故事平移到分析財報上面來, 1、要嘛就是我找一個基準點去比較這一季的財報 2、要嘛就是我平常去觀察外資群及法人對某種財報接受的程度以及會做出的反應 很多人分析財報會輸給我,其實你們是輸在第二點,你們不會觀察外資群及法人對某種財報的接受程度及會做出的反應,這也就是我常說的法人心理面。 宏碁第一季的毛利率是10.5%,營利率是1%,奇怪第一季不是淡季嗎?也不用促銷,正常來說毛利率應該要比去年第四季還要好,怎麼會比去年第四季差嗎? 去年第一季營收為560億,營業費用為49.97億, 今年第一季營收為548億,營業費用為52.32億, 疑~為什麼今年第一季營收比去年少,營業費用要比去年高呢?目前我們沒有看到整份的財報,但是 若是給外資群來看,他會下的結論就是 產品爭競力是不是變差了,所以毛利率才下降, 是不是管理不夠好,所以才會造成營收比較少,但營業費用卻上升。

2018-05-10 · 1 min · 22 words · Me

札實的投資能力

札實的投資能力不是一天兩能可以達成,除了閱讀再閱讀,親身經歷一些股市的漲跌,投資沒有捷徑,沒有上帝指標,股市比的就是誰犯的錯少,誰的股市常識、知識足,要在股市中生存下來難度很高要學的東西很多如 1、基本面(財報,看出合理價格)=>每一季閱讀財報 2、籌碼面(看出三大法人心理及散戶心態)=>每天追蹤籌碼 3、技術面(投資人的均價,弱點在哪) 4、資金配置(修正錯誤) 5、風險管控(不融資,不過度放大槓桿) 6、三大法人,散戶心理面 7、自我心理面(強化本身的人性弱點)=>這三本書可以幫助你"投資心理學,金融心理學—驅動股市的真正力量,投資人的大腦革命" 8、了解領導者的能力,風格,誠信 看到這,也許有很多小散戶會說,哪來的這麼多美國時間去研究這個,最好是給我技術圖形,給我進出點,給我指標,給我價格,我簡簡單單的就能低買高賣,但是如果股市這麼簡單,就不會是10個投資人9個輸,投資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事,就像當醫生要讀醫學院,當律師要讀法學院,當工程師要念工學院,這些職業賺到的錢都沒有在股市中多(如果你資金夠大的話),那憑什麼你什麼都不學就想輕易的在股市獲利?

2018-04-18 · 1 min · 10 words ·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