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

一開始四大超商就是政府決定的,怎麼決定出來不知道 (透明公開又沒了),到底誰規定一定要四大超商?! 政府絕對可以跟四大超商提出要求,口罩請用成本價售出,為了人民,至於四大超商評估是否要接這個案子 同時間其他的單位 一般藥局、連鎖藥局、全聯、屈沉世、大賣場、連鎖嬰幼、連鎖寵物等等通路, 政府絕對可以提出要求,口罩請用成本價售出,為了人民,他們可以評估是否要接這個案子 有人願意賠錢 做名聲、做善事就讓他做,互蒙其利,那來合理利潤,用合理利潤來談的話,每間通路成本不同,那我都用飛機來運口罩,一個賣200,運輸成本佔120,派人去各國搶購成本佔60,合理賺20,合理吧?! 為了合理,一堆漏洞就在裡面了! 特殊時期,你要賣,就給我照成本賣 說不定就一堆企業用成本賣,大打廣告,賺名聲 轉藥局為的是什麼? 用健保卡可以管理購買人! 而不是上面說的問題,用四大超商結果是一堆人買不到,現在的推論是有人一直買一直屯,真假比例誰知,真用 真屯?! 一開始說口罩不缺,實際缺的要死,完全能理解 政府本來在特定時期就需要說一些幹話,跟大陸一樣,在特殊時期也是要說說幹話:「中央已經掌握住情況,民眾無需恐荒」 要控制價格,讓民眾檢舉,噁心一點,做個網頁,讓民眾回報購買通路價格,做成歷史價格,用市場來打市場 要控制購買,要有手段能控制,健保卡,各通路會員制 想想這事還真的很難辨,照上做了,肯定又會發現上面的做法會有問題產生… 哈 ========== 看大陸官方的說明比較準,之前說封城,實際上它的意思不是封城,是管制,我看繁華十年,實際上只要真的有親人,有人擔保,還有進入後隔離,就能進入了 致死率 妳如果有看我轉的論文,妳會發現 有的省份死亡率高到30%,大部份都是10%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看錯 看29頁的圖,就會知道中獎和死亡 除非我搞錯意思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full.pdf 隨時都在變異,論文中提到的 超級感染者,這才是最可怕的 我到不覺得 一開始跟時間賽跑這個東西,我看AKA說的很清楚,我也非常能認同, 當疾症發生時,絕對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實際上經過sars後,大陸已經有一套做法了,早已改了很多法令,為了這種情況,早在李文景發聲前,中國官方機構早就發現異常,但絕對不是我們想的,因為這個狀況從現在看來,從論文看來,很早就感染,而且不發燒,沒症狀,也能傳染,這怎麼防護?就算那時候用SARS的規格來防,沒用啊!因為沒發燒啊!連檢查ct都可能沒有異狀,看的越多越會覺得這個病很皮! 我都不看台灣報導,只看中國官方,然後結合yb上的相關內容,去掉 “情緒“ 來看,自然看的清,像妳剛說的,屍體燒不完,我大概都有看到新聞,我都直接略過,內容都懶得看了! 這種 屍體燒不完 ,大概就像我們sars時,我們彰化也在傳,那醫院半夜都有人進進出出一樣…呵呵 屍體燒不完 如果是真的話,香港、台灣早就也跟著燒不完了,因為 論文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沒有症狀!沒有症狀也能感染啊!連檢查都可能查不出來,怎麼防止! 年輕人不就醫也沒事的 最近看一個大陸yb,她老婆中獎,他自己照顧她老婆,應該撐過去了 https://youtu.be/9LOn5iBWRdc 還是不行,要住院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y80yHYQ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ijOuFySgg https://www.facebook.com/931837986851749/posts/2734799916555538/ https://www.facebook.com/931837986851749/posts/2736794659689397/ https://youtu.be/A75ivAVd-M0?t=1642 呵~~ 像候漢廷 fb的內容 >> 提高口罩的價格,才能阻卻不必要的搶購。才能促使商家願意增產。政府統一收購為0.94元,最終售價為8、6、5元,何來誘因使商家拚命生產? >> 台灣所有口罩由政府統一收購,價格不高,阻卻商人販售回台。縱使事先即有執照者,同樣一批口罩,大陸售價高,台灣售價低,自然多數販售給大陸。 >> 無法轉賣毫無利潤,僅憑企業慈悲,難解問題。而國際代購業者售價必然高於台灣法定價格,台企業要嘛放棄購買,要嘛轉手倒賣。 https://youtu.be/KvcOb3bY9zk?t=337 大陸VS台灣領取口罩大PK|寒國人 底下討論也非常值得一看 韓國管制使用app 自主回報 還用app的gps來追 https://youtu.be/I2fn5lIM3ec?t=190 韓國用app回報 大陸買口罩的方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cOb3bY9zk&feature=youtu.be&t=337 ===== 次氯酸水 ===== ...

2020-02-05 · 1 min · 120 words · Me

[轉]职场困惑:我该怎么办?

https://www.v2ex.com/t/637213 這討論蠻不錯的 看了楼主的回复,我觉得你存在一个非常典型的思维方式: 我自己称为借斧子(参考这个里面的第一个故事: http://news.sina.com.cn/o/2018-01-07/doc-ifyqiwuw7820642.shtml ) 很多人喜欢猜,猜别人的想法,别人的动机,给自己预设很多条件,然后在这个限制中拼命挣扎。无论你怎么去预设你老大的思维,都不及你去和他当面深入交流一下。无论结局如何,聊完,你基本上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答案: 1. 如果老大告诉你绩效 B 的原因: 这个最好 2. 老板告诉你一个你不能接受的原因: 你们经过争论是否能统一思想,如果不能,说明你和老大思路不和,要不改变自己,要不就换个老大 3. 老大不告诉你: 说明你不可能拿到 A 了,你该换工作了 最后,注意和老大及时高频率的沟通,注意不是去拍马屁,不是去出风头,而是去实实在在的沟通工作内容,任何工作相关的东西都可以,保持几天一次一对一沟通的频率,能够让你和老大的关系提升许多。不要觉得不想厚黑就不去主动找老大聊工作,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东西

2020-01-13 · 1 min · 21 words · Me

查驗 驗收

.需求書內 合約 改成 契約 勞務請購 準備文件 1. 購案核定清單 2. 自我檢核表 3. 報價單 4. 需求書 5. 承攬商 (有派人力到 中心/公司 工作情況) 最後 預估金額分析表 (簽核過財會後,請購人員會給予後填寫) 案子的負責「採購人員」是: AAA 先請試填請購單後,截取畫面併相關文件給採購人員確認是否正確後,再正式填寫請購單 會科問題 BBB 會計人員 金額比例 300 200 (依期數 如這裡500 分二期) 需求書上 兩次:10/30、6/31 付款注意:年底可能會關帳,要提前,建議一個月為主 特別注意:查驗和驗收不同,案子通常第一期為查驗,第二期為驗收,兩者皆為組長(負責主管),如沒空,可找代理人,查驗/驗收需求項目、文件順序需按照需求書 第一期查驗: .我方需要確認資料、系統和文件是否正確,系統檔案可存放光碟(建議全放) .查驗文件依需求書需求項目為主,再說明查驗或驗收順序已備齊 .廠商準備現場DEMO及列印文件,務必提前一到二星期準備 .另廠商需寄送EMail告知開發完畢,可進行查驗或驗收,印該EMail代表收到開發完畢文件 .查驗文件上的完成覆約日期為收到EMail為主,查驗測試時間則為實際排定查驗測試日期 第二期驗收: .需先再跑查驗流程(非第一期查驗),再驗收 .需自行把系統自行跑過一次,代表有實際確認過 .其他同第一期 .查驗過後,將相關資料給予採購人員,會協助安排組長驗收時間,自行安排會議室 .驗收記錄給予廠商,進行發票開立作業 .收到廠商發票後交給採購人員

2019-12-11 · 1 min · 51 words · Me

[轉]如何選擇ERP

https://www.ptt.cc/bbs/MIS/M.1575624725.A.74A.html 各位前輩大家好 小弟目前被賦予任務如下: 評估各家ERP優缺並負責導入相關事宜 我司產業為製造業(女鞋代工),產品皆外銷 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以下: 1.BOM數位化問題 2.訂單轉換採購單,備料單重工問題 預算目前沒有上限; 從未導入過任何ERP系統,截至目前為止皆為人工手KEY各種報表; 目前已接觸過鼎新,尚揚,鴻來軟件 請問各位前輩還有推薦的ERP廠商嗎? 原提問人已經「面談」過不少軟體商的業務人員,為何還來這裡徵求各界意見? 其實,聽取軟體商簡報後,仍陷入「一頭霧水」狀態的MIS主管,我曾經就是其中一員,彼岸更多! 這個提問觸發我寫下一篇文章《如何選擇ERP》。先預熱一下… 恰巧我曾經任職一家只幫愛迪達代工,18000人的廣東鞋廠,厚顏擔任只出一張嘴「管理」28名部屬的MIS部門最高主管(經理)。 該廠當時:廣東有相距近百公里之遙的2個工廠、臺中辦公室、積極動工中的印度工廠。 除了HR當然有的考勤、薪資業務之外,有員工(收費、補助)餐廳、保險、住宿…等資訊需求。 入職當時,該廠正積極汰換ERP軟體,鄙人立即展開「ERP選型」工作。 接手之前,已經有下列軟體商爭取那門生意: - SAP的「鞋服solution」 - 金蝶 - 深圳的中X(老闆已改行,偶有聯絡。) - 高雄的先濬 我的調查方式:製作問卷,列舉技術問題,邀請軟體商答題。 按我的記憶列舉一、二: 1. 軟體能否「同時」處理「品名」和「尺碼」?所謂「處理」,包括:跑MRP、追蹤和紀錄各「品名」和「尺碼」的成本與數量。 2. 軟體能否處理各材料的保稅(出口退稅)功能? 3. 軟體能否線上切換語系?(希望印度廠也能使用) 4. 資訊人員能否設計一份報表,中國廠職員使用簡體字打印、臺中廠職員使用正體字打印、印度職員使用英文打印? 5. 資訊人員每設計一份報表之後,是否必須分別在中國廠的800部電腦安裝、去印度廠安裝、去臺中辦公室安裝?(「安裝」包括遠程分發、自動下載並安裝package) 6. 軟體系統使用何種程式語言設計?(事涉MIS人員接手維護軟體的學習曲線、求才難易度、薪資水準) 7. 軟體使用何種資料庫管理系統?(影響老闆的錢包) 8. 會計月結,是否必須來回嘗試幾次過帳、反過帳、結帳、反結帳,可能失敗、出現「負庫存量」、「負金額」? 9. 軟體能否「隨時」顯示「品名」和「尺碼」的真實(不是「標準」)成本與數量,無須等到下月初的月結? … 當時, - 用過Tiptop,確定0分,所以懶得聯絡鼎新業務員。 - 知道SAP是垃圾,故直接忽略SAP,連問卷也不發給那些X子。 - 金蝶不繳交問卷,從此失聯。 - 中X答非所問、回答不完整,但是仍拜訪、打電話,積極爭取訂單。 - 先濬拒絕答題。 我當時最敬佩的軟體商是金蝶,因為他們躲起來,證明是唯一有羞恥心的業務員,他們不願意欺騙、說謊。 老闆無視我的反對,所以先濬拿到訂單。我離職後,老闆支付三分之一合約金(330萬元臺幣)後,先濬從此失聯。 我給原提問人能心安理得、睡好覺的建議: 1、參考我前述問卷內容以及下面的參考資料,製作一份問卷,發給全部軟體商,邀請他們答題。 2、邀請那些全部回答「yes」的廠商向你當面示範那些「yes」的軟體功能。 3、淘汰這些軟體商:回答不清楚、回答「no」、不敢示範那些「yes」的軟體功能。 4、從那些全部回答「yes」而且確實示範軟體功能真實不虛的軟體商之中,選擇報價最低的一家,直接推薦給老闆。 5、如果不幸證明全部檯面上的軟體商都是騙子的話,只好去我的SaaS官網免費註冊、試用,基於你的專業和敬業,回答你自己的問卷,並且相信自己的眼睛,而非耳朵。 手冊:https://terarows.gitlab.io/app2/ -–參考資料— ...

2019-12-09 · 1 min · 157 words · Me

存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lUFvkyEUg 1. 折舊長 不能折舊短 代表長期經營 2. 能控制供應 多或少,像蘋果 有強大的控制供應能力,需求多不見得 3. 產品周期長

2019-11-25 · 1 min · 11 words · Me